时光匆匆,我们大家一起走过的2024年,即将定格为难忘的记忆,镌刻我们奋斗的印记。
这一年,南昌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深入推动“一枢纽四中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脉搏”强劲,更自信的南昌勇立潮头。
这一年,南昌聚焦胡子工程、重大重点项目等,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迎难而上,发奋努力,城市日新月异,幸福不断“加码”。
这一年,南昌“网红”城市效应持续,美好生活近悦远来。“长红”的背后,是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任何一个人都是城市的建设者。
回首2024,有累累硕果、有百感交集、有刻骨铭心……今日起,本报推出“我们的2024”专栏,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创新、重大重点项目、胡子工程、民生实事、商贸文旅、生态文明建设等,讲述这一年来南昌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持不懈、接续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绘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篇章。
培育省级链主企业24家,引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入围2024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推进众多产业园项目在南昌加快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南昌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以高品质服务业为支撑、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不断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推动科技赋能、链式发展、集群集聚,加速产业迭代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迈上新台阶。
2024年夏天,武汉街头出现的“萝卜快跑”(百度旗下无人驾驶出行服务),一时间成为未来出行领域炙手可热的线月,江铃集团新能源与百度Apollo携手打造的“颐驰06”车型面世,并首批向“萝卜快跑”交付了1000台车辆。作为搭载百度Apollo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产品,“颐驰06”不仅是一个将AI技术与车辆工程深层次地融合的全新平台,更标志着南昌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南昌是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面向全世界汽车产业大变局,“南昌造”汽车正异军突起,构建了以江铃集团整车业务为引领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形成了集整车制造、变速箱、动力电池等于一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全省82.8%的整车产自南昌。
不仅是汽车产业,也不仅是江铃。近日,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无疑是南昌深入实施“8810”行动计划取得的重要成果。
初冬之际,南昌飞行大会上,国产大飞机C919“振翅高飞”的场景依旧清晰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同样与C919一同乘风翱翔的,还有南昌蒸蒸日上的航空产业。
昌东瑶湖畔,南昌航空城拔地而起。这里集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国航空系统骨干央企的产业片区,是国内面积最大的航空产业集聚区;昌北赣江滨,空港新城欣欣向荣。这里以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为主,两者有效协同、错位发展,谱写了南昌航空产业的“双城记”。
当前,我市积极培育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构建起从研发、设计、制造、试飞到适航取证全覆盖、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形成了以南昌航空城和南昌空港新城为“双核”的引领格局,南昌在中国航空产业版图上的地位更加凸显。
如果说南昌航空产业乘风起飞是树木的“拔节生长”,那么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就是“老树发新芽”。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新一轮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制定了《南昌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明确到2025年,南昌8条重点产业链及8个标志性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带动20000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走进江西华晟铝业有限公司数智工厂现代化的总装车间,偌大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效运转。
“这是我们联合华为(南昌)智能智造赋能中心打造的数智工厂,不但可以收集和呈现数据,还可以对设备做反向控制,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99.3%。”华晟铝业信息化总监卿灵斌介绍,以企业喷涂生产线为例,当清洗水的压力和流速不正常时,整条生产线将自动停止,同时产线运行异常的信息会点对点发送到管理人员手机上,经过人为干预,参数回到正常状态后,整个设备才能够顺利运行。
以发展“含智量”提升增长“含金量”。今年1至9月,全市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4393家,新增深度上云企业483家,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达6758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南昌“以数强基”夯实数字底座,稳步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数23847个,全省排名第一;已建数据中心15个,标准机架数累计达到43192个,占全省比重达到51.1%。
赶上数字化转型浪潮,江西太平洋电缆的生产作业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是‘人等物’,现在一上班,‘物’就已经准备好了。”企业操作技工方员平对此深有感触,过去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需要的配件都得人工报备,然后等待配件送达。现在,材料仓库的工作人员在系统中看到需求后,会第一时间将所需材料配送到各机台,大幅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据了解,目前,该企业具有国内先进的铜材及电线电缆生产线万吨电线电缆。
“上云用数赋智”已成为当前南昌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经前期摸排,我市已形成以企业为单元的设备更新项目清单,包括华勤电子、江铃股份、洪达医疗、江铃控股、欣旺达等302户企业更新设备计划,设备更新项目合计325个,总投资超280亿元。
从我市各地制造业发展路线显而易见,向“新”而行成为共同发力点。安义县铝型材产业集群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青山湖区传统产业推陈出新,“长”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进贤县医疗器械、绿色建筑等领域精品不断上新……豫章大地上,制造业“新”意十足。
今年1月,位于南昌县向塘镇的南昌国际陆港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投入运营;12月12日,两列首次采用昌厦铁海联运“一港通”快速通关模式的铁海联运班列,从南昌国际陆港顺利开行……
作为“十四五”首批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处于沪昆物流大通道和粤港澳物流大通道连接点的南昌国际陆港,铁路、国道、高速三线纵横,拥有江南最大的向西货运编组站,全省70%的货物从这里进入南昌,又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先后开通12条铁海联运外贸班列,覆盖欧洲、美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出口企业1200余家。今年1至11月,南昌国际陆港已发行外贸班列1577列,到发标箱(重箱)113818个,货值约28.59亿美元。
不只是借“港”出海,作为中国邮政航空集散处理中心的二级枢纽,昌北机场空侧邮件处理中心项目施工正酣,未来这里将形成“快递电商包裹+供应链物流”的综合集成体,成为空中运力、陆运运力与地面设施结合的关键节点……“空铁公水”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南昌发展物流业的独特优势。
物畅其流百业兴。当前,南昌正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及逆向物流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南昌西部物流产业园、中国·南昌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冷链物流园区及以重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为核心的冷链物流网络,力争到2026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2万亿元。
第十九届南昌国际汽车展入场观众约16.2万人次;中国畜牧览业博览会,吸引20多个国家1400余家企业参展,参观人数达26.9万人次……2024年的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从年头热闹到年尾,一场接一场规模大、规格高的展会在这里轮番登场,擦出无限商业火花,生动诠释了“以展兴城”的繁荣景象。
自2022年,南昌会展“非必要不停办”模式在全国树立了样板,会展也成为南昌的一张新名片。在会展活跃度“刷新”经济景气度的大背景下,怎么样才能做好“会展”文章,进一步释放会展经济综合带动效应?
我市密集出台《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促进商务经济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南昌市会展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扶持政策,并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来昌举办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的潜在能力、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展会,致力于打造中部地区具有独特魅力的会展名城。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南昌共举办规模以上展会123场,同比增长64%;展会面积18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全年预计举办规模以上展会超125场,展会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其中,江西(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交易金额超200亿元;第四届中部(江西)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意向总金额约4.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国江西小炒品类收录门店数超1.2万家,较去年年底增长了约450%、交易额增长约690%;江西小炒相关话题在抖音单平台播放量已近12亿次。
乘势而上,南昌不断打造让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富有活力的英雄城市,着力培育“名菜”“名厨”“名店”,不断的提高南昌餐饮的品牌效应。今年,赣菜餐厅首次上榜“黑珍珠”名单、18家餐厅上榜大众点评2024必吃榜。
不断更新的消费业态助力南昌“文商旅”经济拾级而上。今年10月31日,LV南昌武商MALL精品店揭幕,客流量和销售成绩持续刷新纪录。
去年至今,以南昌武商MALL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国际奢侈品牌、高端超市等潮流生活方式不断引入,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构筑了新的增长点。截至今年8月,南昌武商MALL累计销售额达20亿元,辐射带动八一广场、中山路、胜利路等商圈人气、财气聚升。
今年,南昌成功入围2024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进入《2023—2024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数》前10位,已逐步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消费品重要贸易和消费“网红”城市。
“我市将持续聚焦主责,深耕主业,发力物流、会展、电商三大板块,聚焦产业、消费、流通三维度,切实推动会展与产业相融共生,统筹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推进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工作,持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市商务局副局长狄俊韡表示。
一颗3瓦LED灯珠比40瓦白炽灯还亮?LED灯具光照竟然能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在晶能光电的展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LED产品,一股融合了卓越品质与尖端科技的浪潮扑面而来。如今,产业链上游的晶能光电LED光源在移动照明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
头部企业自带“磁场”,新兴起的产业聚木成林。近年来,南昌高新区持续打造高质量、强韧性的产业生态,形成从核心设备、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到终端应用完整的LED产业链。
如今,这条产业链集聚了兆驰晶显、中微半导体、晶能光电等行业翘楚,带动园区LED芯片产能闯入全球前三,大功率LED光源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LED产业的壮大是南昌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开发区、全省首个GDP千亿级开发区,南昌高新区拥有营收百亿级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总部在区的上市公司18家,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区工业营收占南昌比重超过50%,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八年进位。
近年来,南昌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强链相结合,聚焦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上下游关联企业和配套项目,推动主导产业集群成链、聚链成势,成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的重要支撑。
落户南昌经开区的华创年产10万吨超薄锂电铜箔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项目产线调试投产仅用一年时间,比铜箔行业平均建设周期提前半年;南昌LED产业基地项目(二期)LED封装项目引进行业先进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制造信息化、流程化、可视化和无纸化;南昌海立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增资扩产项目,对现有产线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大幅度的提高空调压缩机产能,同时加强完善产业链条,降低自身运输成本,带动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如果说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那么工业园区就是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寒冬时节,走进青山湖高新园区,8个加紧建设的提容增效项目,共同构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今年,青山湖区快速推进工业用地提容增效,以“向上增效”等方式加快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让“寸土”值“寸金”。
“以前的厂房都是一层楼的钢结构厂房,容积率只有1.0,一些优质针纺企业想投产扩张却‘无地可用’。”乘着工业用地提容增效的“东风”,青山湖区中小企业协会会长秦红光携手5家本土针纺企业团结合作、共同实践“工业上楼”新模式,在原有地块建设现代工业互联网纺织服装智慧产业园,提高工业用地的亩均效益。“新的厂房容积率大概在2.89,现在一块地相当于以前三块地产生的效益。”秦红光说。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的还有进贤产业园。该产业园采取“推动司法拍卖、带领企业重组、闲置认定收回、重新组织招商”分类处置的办法,全力推进清理盘活工作。今年以来,新增清理僵尸企业(项目)8家,盘活土地面积547亩,并通过资源重组招引落户主导产业项目8个,推动6家存在空置地块的存量企业启动增资扩产。
近年来,南昌深入分析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发展优势,瞄准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孵化布局的目标,加速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引进了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落地生根,推动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由江西华伍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HEP15制动系统正式在南昌地铁4号线车辆上使用,结束了南昌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均由国外公司制作的局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2020年,华伍交通落户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在园区大力帮扶下,该公司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拿到了轨道交通行业的“入场券”,也让“南昌造”的底气更足了。
目前,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已累计招引落户企业50家,累计产值50.58亿元。园区内涉及车辆配套和机电项目的企业已达27家。本土化企业配套率的提升,不仅大大压缩了车辆新造、运维等环节的经济成本和物流成本,还有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放眼南昌,引一家公司、建一个园区、造一个集群,链式发展助力构建产业新生态的故事持续上演:安义县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标准厂房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中,建成后将加强完善新材料产业园的配套服务,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国药控股江西智慧医药供应链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南昌高新区,将发挥全国一体化产业生态圈优势,重构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的药械供应网络,全面服务南昌乃至全省的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广袤的豫章大地上,目之所及,皆是产业勃发的盎然活力与澎湃不息的发展动力。(洪观新闻记者邬靓/文马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