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不少工业公司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带来了订单的增量和生产线上的“热辣滚烫”,这一些企业是怎么来实现增长的?我们去其中两家企业看看。
印尼雅加达的印尼海洋钢铁1450热轧带钢生产线项目现场,由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台数控轧辊磨床正在安装,“目前为止,印尼的部分钢厂、铝加工厂、造纸厂已经有我们近十台的产品。我们的轧辊磨床已经销往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阿联酋、德国等20多个国家”,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印尼海洋项目施工员白江周介绍道。
海外设施安装团队业务不断,国内的生产线同样火热,铸件、热处理、装配……在贵阳险峰公司位于惠水的生产车间,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产品远销德国、土耳其、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其中,轧辊磨床占据了全球35%以上的市场份额。
贵阳险峰公司惠水分公司总装分厂副厂长陈典忠指着眼前的一排集装箱说:“这几个集装箱是发往伊朗,差不多有上万个零件,2024年我们有120多台轧辊磨床的订单,由于忙不过来只能生产到80台,另外40台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交付给用户”。
产品畅销全球,得益于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对外合作。通过每年匹配1000多万元研发资金,并与业内头部公司开展联合研发,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
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徐新力表示:“我们在行业里熟知用户和工业要求,而华中数控对数控系统有独特见解以及研究,两家企业联合起来合作共赢,目前已经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数字控制程序以及机床可编程控制程序。我们产品如果所到之处用灯泡来点亮的话,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其它地方都可以点亮”。
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付恒勋表示,企业要逐步扩大产能,逐步的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从现在3个亿的产能提升到4.5个亿,借助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开展数字化工厂建设,从现在人均产出40万的产值提升到先进企业人均产出60万以上;另一方面,让高级技能人才从现在30%的占比提升到50%。树立国产化产品的品牌和口碑”。
在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铝材原料在535度的高温下被挤压成32米长的铝型材副框,它将在下游企业被组装成隔热式窗户的核心部件。车间主任杨云强介绍:“我们有三个车间一共10条生产线小时全天生产,每天可以生产80到100吨的铝材,产能同比去年提高了40%”。
生产线“热辣滚烫”,订单纷至沓来。就在记者正常采访期间,这个接待室已经有两家企业排队等着签约。“今天我们签了5个大单。目前我们是完成了4个亿的销售任务,同比去年增加了20%。”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工程部部长王霞说。
订单源源不断,除了品质过关,还源于企业依托40多项专利技术为市场提供的定制化设计服务。
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衍雷说:“产品设计开发周期进行了缩短,我们帮助客户进行项目测算、成本测算、新产品研究开发,能把原来要花45天才能做的一个整体方案,压缩到现在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给客户落实”。
目前,企业的产品品种类型已从单一的喷涂品种,增加到11个产品大类共4500个产品系列、3万个产品品种类型,囊括了铝合金建材所有的通用产品。今年,企业预计将实现产值9亿元。